纽约时报亚裔记者发文:为什么我不再对人们说“I’m Not Chinese”
纽约时报记者Euny Hong撰文《Why I’ve Stopped Telling People I’m Not Chinese》,翻译原文如下。
当面对针对任何人的种族主义时,我们的本能应该是愤慨而不是逃避。
2月中旬,当世界开始搞砸的时候,我不得不去我曾经历过反亚裔情绪的一个地区。因此,在出行前几天,我直率地给我的美发师发了电子邮件:“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但是你能使我成为金发女郎吗?下周我要去旅行,我担心被误认成中国人,因新冠病毒而被指责。”
让我们先跳过这一荒谬的想法一秒钟,只关注其中的重要一点:为什么我如此冒失地表达我的要求呢?我只能说我有点担心仇外心理。我为什么要撇清我的中国血统呢?这就像两个人见熊逃跑的老笑话:你不用跑过熊,你只需要跑过另外一个人。类似于这种情况:您不必面对种族歧视;您只需让人们种族歧视别人。
当时我的恐慌是一个卑微的提醒,提醒我永远不要过于自信,面对恐惧我会做正确的事。当然,想要避免种族歧视是一种生存本能。但是生存本能通常是不道德的,而且如果不加以制止,很容易变得丑陋。
我最终因为头发突然过敏而没有染成。而且,这也很愚蠢。
但是我和一个中美混血的朋友分享了我的焦虑。我问,如果我在机场停车接受额外检查怎么办?她发短信:“随身携带一本你写的书证明你是韩国人。” (我写的两本书的书名中都带有“ Korean”一词。)她补充说:“我是认真的。”
我回复短信:“ LOL”(大声笑),淡然一笑,大约10分钟之后……然后将我的书放进了手提袋。
Members of the Asian American Commission condemning racism toward the Asian American community because of coronavirus, outside the Massachusetts State House in Boston in March.
我的计划是什么?向对歧视我的人说:“嘿,我认为我们都同意这个新冠病毒都是中国的错,但是,好消息是我是韩国人!你知道,那些为您带来BTS的人吗?所以我们是好人,对吧?”
即使大流行带来了种族歧视最险恶的表象,但这种冲动也不是全新的。我从小就一直在做如何应对,更糟糕的是,我被教着去这样做。
20世纪70年代末,我小时候在芝加哥郊区读书时,反华嘲讽每天都在发生。在韩国教堂,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话题,这是我们唯一一个在自己家外面盯着其他韩国人的地方。我父母和周日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正确的回答是:“我不是中国人;我是韩国人。” (这其实没有用,一件事情应该记下来:当我告诉一位特坏的幼儿园老师我是韩国人时,他回答说:“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地方。”)
从那之后,我们所有的孩子再没有一个人为成为韩裔美国人而感到自豪。大人们试图通过灌输民族自豪感来弥补这种耻辱。尽管他们有良好的意愿,但是他们还会提到那些劣行的兄弟姐妹:言语中带着歧视。
对于一个口齿不清的孩子,也许“我不是中国人”并不是特别有意义的反驳。但是成年女性应该懂的更多。
那么,最后是什么给我带来了自我反思的时刻呢?是一件T恤。
上个月,我的一个华裔朋友在社交媒体发文,一个针对性的互联网广告让她很愤怒。 Covid-19爆发之后,一些服装供应商看到了一个商机:一系列标有“我是亚洲人但我不是中国人”,“我不是中国人,我是韩国人”的T恤”,“我不是中国人,我是马来西亚人”等。在她的帖子下,她的朋友们的评论同样让人生气。
我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希望我们小时候能穿这些衬衫。”
瞬间,细思极恐!
基于历史背景,亚裔多年来相互之间一直在争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一些亚裔独资企业在其窗户上张贴了标语,标明他们不是日本人。我曾经见过一些那个时代的亚裔,他们现在还认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将日裔美国人放在拘留营中在政治上是有意义的。只是因为他们是日本人。
这并不是说贴错标签并不危险;它甚至可能是致命的。1982年,在密歇根州高地公园(Highland Park),发生了一起事件,所有年龄段的亚裔美国人都对此记忆犹新:一位名叫Vincent Chin的华裔美国人在脱衣舞俱乐部被两名白人汽车工人谋杀,他们原以为他是日本人,因为他们认为日本人是摧毁美国汽车工业的恶人之一。
这是身份错误标签的悲惨案例。但是,为了回应那起令人震惊的事件:“Vincent Chin根本不是日本人!”的说辞把“基于种族来攻击任何人永远都不行”的核心问题成功转移出人们的视线。
从我记事起,我一直对亚裔美国人的标签不满。我发现这个词令人沮丧,无奈,将多元化群体归为一个标题,以某种方式推动了我们想要避免的群体概括。 “你们看起来都一样,”或“我敢打赌你喜欢Excel,驾驶技术很糟糕。”
但是,在过去的几周里,我意识到,即使我不认同这个名字,并且发现它过于宽泛(不管是否喜欢它),它也会影响人们对我的看法。对我们任何人来说,唯一的前进道路需要团结一致。
如果有人说:“你们Chinese杀了我们,”那一刻我就是华人。无论我是否给别人一个想法——也许很尴尬,也许是在六英尺远的地方——我的直觉都应该是愤慨而不是逃避。因为我从这次大流行中学到了很多教训,其结论就是,试着去与针对性的歧视沟通要比专注于被极端主义错误标签要好的多。
近期评论